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、中国营养掌握日前公布了对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情况的调查,及零食消费指南。调查表明,国内城乡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在增多,吃零食也有科学道理。
吃零食对健康有利也有弊
零食(snacks):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饮料(不包含水)。大家一般都觉得吃零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,事实上,吃零食是一种生活享受,零食具备两方面有哪些用途,它可能致使体重增重、营养不好的和影响胃口;但也能缓解正餐间的饥饿、防止正餐吃得过饱;对于成长迅速、体力消耗较大的儿童青少年,还能提供少量的钙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C等营养素。
61%以上的北京孩子天天吃零食1991-2004年十四年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表明,3-17岁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率由1991年的13.2%,上升到2004年的19.3%。城乡消费趋势2004年比1991年分别增加了29%-17%。
58%的孩子是在晚上吃零食,在下午吃零食的占25%,85%的孩子是在家时吃零食。孩子们吃零食的类型,前三位在城市依次是水果、奶类、糕点,农村则是水果、糕点、谷类;2007年对北京和湖北的调查显示,3-5岁组71%的孩子天天都吃零食,6-17岁的孩子天天吃零食的比率在61%以上。
孩子常选的零食糖果巧克力、果冻、薯片、便捷面
目前零食的多种多样,孩子们的常常选择是各种糖果和巧克力、果冻、膨化小食品、薯片薯条、便捷面,来自零食的能量占平均每个人日总摄入量的7.7%,膳食纤维占18.2%,维生素C占17.9%,钙占9.9%,维生素E占9.7%。
孩子们吃零食的时间多在晚上,以在家和学校为主;孩子们吃零食主要不看营养,只须美味,感觉渴了、饿了就想吃零食;不少孩子对零食的选择受广告的影响,看到小朋友、同学吃,自己也跟着吃;零食多为父母及家人提供,一些大孩子也自行购买。
小组访谈发现,小学生喜欢的零食是:便捷面、薯片、虾条、干脆面、妙脆角、香菇丝等;他们眼中的健康零食:纯牛奶、香菇丝、酸奶、水果、高乐高、面包、烤鱿鱼片等;不健康的零食:带色素的饮料、辣的食物、便捷面、糖和巧克力;不少孩子说,父母不让吃的零食就偷着吃,在校外自己买,吃了将来再回家,不告诉父母。有些孩子即便了解某种零食不利健康,也要吃。
父母觉得有营养的零食对身体有好处
孩子们最听老师的话,第二是爸爸妈妈。父母觉得有营养的零食对身体有好处。像膨化食品、麦当劳和肯德基等速食、便捷面这类垃圾食品吃了不利健康,应该少吃。父母觉得,让不让孩子吃零食主要考虑时间合不合适,零食是不是健康、是不是影响正餐摄入。他们觉得的健康零食有:水果、酸奶、坚果、牛奶、面包、黄瓜、西红柿。不健康的零食有:油炸食品、膨化食品、颜色鲜艳的糖、火腿肠、碳酸饮料等。父母对零食的正确认识十分要紧,父母对孩子吃不吃零食、吃那些零食有影响。
学校和老师大都不赞成学生吃零食
学校和老师大都不赞成学生吃零食,觉得会干扰正餐。学校不允许学生在学校吃零食,主如果怕影响环境和不利健康。召开父母会时,校方提醒父母注意孩子合理膳食,少吃油炸食品,多吃水果、坚果;另外学校有关于膳食营养的宣传板报。
食品企业重口味口味想研发健康食品
被调查的食品企业对其部分商品作营养标签,标示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等;有的食品比较甜,有些偏咸,食品企业表示,这是由于要考虑口味及客户口味,甜度、油脂用量等不可以随便改变;有些食品企业职员也不同意孩子吃零食,觉得会干扰食欲和正餐摄入;有些觉得,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,吃了不健康;食品公司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道较少。食品企业都想研发利于健康的零食,并觉得拟定零食指南很有意义。
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、中国营养掌握专家们觉得,鉴于较多儿童青少年在正餐外有吃零食的习惯,且对零食认识、选择与消费尚有不合理之处,拟定和颁布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,并对不同年龄人群推行分类指导十分要紧。